
滾珠絲桿 花鍵 昆山豐田改造升級
日資規模型企業豐田工業(昆山)有限公司(以下稱“昆山豐田”),1994年落戶在昆山開發區。20余年來,歷經兩次增資擴張、兩次整合重組。今年7月,該企業完成了廠區全部遷建,并開始新一輪布局。在增資重組中,技術改造貫穿始終,“老字號”昆山豐田在產值、銷售額、利潤三大指標上實現跳躍式增長,這棵“老樹”綻放出時代“新花”。
推進產線自動物流和廠區智能運輸
據了解,遷入新廠區的昆山豐田,緊緊抓住技術改造這個“牛鼻子”,有計劃地完成了裝備制造能級的提升、新材料研發成果產業化應用和自動化、自智化物流系統的布局。通過機器換人自動化改造,該廠生產車間產能提高一倍,而員工減少了30%以上,企業人力成本大幅節約。
首先在制造材料上求變求新。昆山豐田工業鑄造部目前主要生產鑄鐵發動機缸體、缸蓋,但重量輕、排放低、油耗省的鑄鋁發動機技術及產品,對全鑄鐵技術帶來了巨大的沖擊。以變求進,昆山豐田投入輕量化、高強度(鐵)質發動機材料的研發,新材料發動機不僅強度更高,通過導入“薄肉技術”降低缸體壁厚。該項技術和材料的創新突破,進一步提升昆山豐田工業拓展全球市場的能力。
在新廠布局過程中實現產線自動物流,昆山豐田將集團企業開創的TPS(精益生產方式)運用到生產管理各個方面,利用高科技解決人手不足和縮短勞動時間。兩年來,公司投入290萬元技改資金,通過引進工位間的自動傳送系統實現了生產線上自動物流,每年可為公司節省人工12名、節約成本90余萬元。
打造廠區智能運輸方面,昆山豐田也是不遺余力。去年,昆山豐田派團隊到日本總部考察學習,研發出適合昆山工廠廠區物流特點的AGV(自動引導運輸系統),“無人操作”的自動引導運輸車,進行廠區內產品和零部件的牽引運輸。在新建成的一條自動引導運輸系統示范線上,新投入的兩輛“無人車”成功進行了試運營。該項系統在今年6月底經整體驗收后,昆山豐田廠區將建成3條廠區AGV,全部實現智能運輸。
減耗降本
三大類零部件都是“昆山制造”
“遷建不是簡單的產能空間平移,而是在遷建中實現產能擴張。”據昆山開發區相關負責人表示。作為昆山開發區園區空間和產業布局調整優化的一個重大項目,自2014年新廠區陸續投用投產,位于東部新城區的昆山豐田廠,叉車產量從2011年的3000臺年產銷量,增至去年的7000臺,直至今年產銷量近萬臺。
與此同時,整合后的汽車、叉車、紡織機械精密鑄件的設計、制造能力,從整合前的年產10萬噸提升到2014年的年產14萬噸。同一年,昆山豐田叉車在全球叉車市場的占有率達11%,較上一年增長了7%。
同時,在新廠布局中完成新技術新產品的量產。2014年,進入新平臺的昆山豐田,叉車研發和量產也實現了質的飛躍,當年推出并量產了“新8系列”內燃式叉車。2013年,昆山豐田叉車出口量占其產銷量的60%;2014年,新叉車面市后出口量占比增至75%。
昆山豐田審時度勢,大力推行遷廠和升級,實施零部件昆山本土化制造計劃和供應渠道的本土化計劃。按照公司總部的研發設計,昆山豐田叉車的車叉、后轎、沖壓件三大類零部件的數十種規格產品,實現了昆山制造。
原來,豐田叉車的三大類零部件,一度由日本總部進口,不僅耗費物流資源,也因關稅和美元匯率波動增加結匯成本。2013年起,昆山豐田通過推行本土化制造計劃,大幅降低物流成本、進出口貿易成本。2014年度,昆山豐田叉車產品實現銷售14億元,零部件銷售額1億元。預計到2018年,昆山豐田叉車的年產銷額將增加到17億元,零部件年產銷額將增加到4億元。
(注:轉載自其他媒體)